字裡行間
2016年6月6日 星期一
《台北人》
雖然我很酷愛文學,但很多中學、大學時期就應該拜讀的經典現代中文文學作品,我都沒看過,白先勇的《台北人》是其中之一。來到這個年紀才看《台北人》,而又遇上香港本土思潮的冒起,我想當下看這部30多年前的短篇小說集,感受和情懷肯定和年輕時很不一樣。
《台北人》由十四個短篇故事組成,共通點不只是主人翁都是台北人,還有他們都來自大陸,都是隨著國民黨退守而來到台灣台北的。當白先勇寫《台北人》的時候,和今天台灣的政治經濟,以及兩岸情懷已經是完全兩回事了。當年的經典若換在今天成書,可能換來的是台灣新生代以及綠營的批判。
《台北人》短篇故事中的每一個主角,不管是社交名緩、軍官、老師、市井小民,基本都是有著一段昔日在大陸的往事和感慨,無論是經歷政治與軍事的敗亡,戀人與家人的離散,事業的轉折,新生活的折騰,他們是中國近代史中有著獨特經歷和傷痛的一群。無論曾經多風光,多難受,多潦倒,這群民國流落台灣的孤兒都年華老去。伴隨著它們逐漸步入黃土的人生,還有逐漸遠去的「光復大陸」的政治目標。這不僅在實力上、政治上變得不可能,而是就算台灣今天有能力和機會能「光復大陸」,還有意義嗎?還值得嗎?當兩岸昔日的鄉土、人文及政治恩怨與聯繫都已成往事,甚至遠走越遠時,無論哪一方「光復」哪一方,就和侵略和殖民外族沒有分別。
其實,中華民國這個簡稱「中國」的民號,在今天的台灣人心中早已沒有甚麼份量和身份,只是最後的一點政治宣示而已。我基本沒有聽過台灣人會再說自己是中國人,甚至連中華民國都不提了,漸漸地對岸也不再稱呼為昔日政治上正確的大陸,而是完整的中國,我這一方就是台灣。
記得中學時有一段時間愛看台灣小說,總感覺有一種悲情和說不出壓抑痛苦,台灣給我的印記就是悲情的地方,因為還沒有脫離與對岸的聯繫,還存在著一種無望的「光復」情懷中,以及國民黨政府對本土思潮的打壓中。
不曉得白先勇如何看今天的兩岸格局,但我相信他很能感受到《台北人》中的流落的政治孤兒和政治悲情,已經不是今天的台灣主流場景了。兩岸真的是「兩岸」了!金門與廈門地理距離很靠近,但其實對台灣人來說,那是越來越遙遠,甚至無關係的對岸。或許某一天,當中國的政治也如同台灣一樣經歷開放,那種政治愛國主義退卻之後,可能中國人也會問為何還要「光復」台灣,這個異地和我又有甚麼關係?
2016年6月4日 星期六
本土大排檔
因為在沙田上跑步課的緣故,近期幫襯了幾次瀝源邨的大排檔,有時坐到午夜時份,都仍然熱鬧非常,很有味道!
很可惜,自從領匯入主後,此類充滿平民氣息,而又感覺雜亂污穢的屋邨大排檔,所剩無幾了。日日去火車站經過的粉嶺祥華邨,冬菇亭大排檔變成一間窗明几淨,但毫無特色的餐廳。我記得以前大排檔每逢夜晚都人聲鼎沸,抬櫈佔滿行人通道,還有賣藝者在拉二胡,有時甚至唱戲。雖然沒有冷靜,只有大風扇和熱風,但那才是街坊街里的情懷。現在的餐廳生意不見得特別好,而且早早就關門,除了冬菇亭周遭不再雜亂外,就甚麼也沒有了,社區就是如此被領匯破壞了。
我記得很多年前,我們覺得新加坡太講秩序和安排,是一個沉悶的國度,而新加坡人喜歡香港就是有點雜亂和市井,這樣才有活力和創意。但現在呢?我懷疑香港比新加坡更燜,一切都要重建,所謂活化是清一色的高檔路線,街坊鄰里的凝聚力不斷被打散,創造力不斷被扼殺。
今天很多港人喜歡台灣,其實就是人情和社區味道。老實講,台灣政府的管治能力坦白說比不上香港,看看當地經濟和市政情況就明白了,唯一就是靠貼心的人情味,以及保留舊社區、夜市、窄巷。當然,負面一點看,就是因為經濟發展不起,所以就沒有土豪財氣來徹底「現代化」。其實,台灣政府很想發展金融、服務、地產等香港最拿手的產業,很想吸引港人去投資和從事這些行業,但偏偏港人看中的卻是台灣的文化藝術和創意,以及社區人情和低廉物價,真是要在大染缸闖世界的根本不會選擇台灣。
我們很想回歸鄉土、大排檔、鄰里窄巷,但時代早已不存在!老實講,本土意識的興起就是因為我們沒有了本土味道,只有清一色的商業發展,變成純粹的商業動物,於是才希望找回自己的特色和存在意義。今天台灣如此重視本土,都是因為仍然有個強大,而且道德扭曲的對岸,我們也是一樣。若然這個龐然大物不在,沒有這份強大外力的壓制,可能又是另一回事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